在 APP 备案合规体系中,“是否面向境内用户提供服务” 是核心前置条件 —— 若判定为 “境内服务”,需按要求完成备案;若为 “境外服务”,则可豁免备案(但需注意数据跨境合规)。但实践中,企业常因 “用户地域模糊”“服务边界不清” 陷入判断困境。结合 2025 年工信部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》及监管实操案例,判断 APP 是否面向境内用户,需从 “用户属性、服务适配、运营动作” 三大维度建立多维度验证体系,而非单一依赖服务器位置或企业注册地。
依据实际使用群体地域特征判断,可通过 4 个量化指标交叉验证:
- 用户地域分布:境内月活跃用户占比≥30% 或累计注册用户超 1 万,即认定为境内服务,统计包含所有境内使用者
- 用户注册信息:境内手机号注册占比≥50%、境内邮箱注册占比≥40%,或支持境内身份认证用户占比≥30%,可判定为境内服务
- 用户访问场景:境内 IP 访问量占比≥30%,或使用大陆销售手机、简体中文系统用户占比达标,辅助判定为境内服务
从功能设计、内容适配等判断,若明显适配境内需求,即使境内用户占比低也属境内服务:
- 语言与内容:默认简体中文或包含境内资讯、服务,判定为境内服务
- 支付方式:支持境内主流支付且占比达标,或默认人民币结算,认定为境内服务
- 功能适配:包含境内专属功能或遵守境内法规设计,视为境内服务
若存在境内运营动作,即使无明显境内适配也可能被判定为境内服务:
- 境内推广:在境内平台投放广告或举办线下活动,认定为境内服务
- 境内维护:提供境内客服或针对境内需求更新,视为境内服务
- 境内关联主体:有境内分公司参与运营或使用境内合作方域名,需按境内服务备案
采用 “五步自查法”:统计用户数据→检查产品设计→梳理运营动作→判断关联主体→综合判定,任一条件满足即需启动备案
避免三大误区:服务器位置不决定服务属性;无主动推广但用户达标仍属境内服务;需动态跟踪用户数据,占比可能变化
需从用户、产品、运营三方面客观分析,建议长期服务境内用户主动备案,纯境外服务做好限制,不确定时咨询监管或专业机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