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5 8050 0032
周一到周五09:00-18:00

提供ICP备案代理一站式服务

遵循专业、专注、精益求精的高标准要求,让您无忧、省心、省力!

备案期避罚指南:5 步杜绝网站违规,远离封禁与罚款

发布日期:今天12:43  行业资讯  阅读 6
备案期间网站被处罚的根源只有一个:违反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》中 “未完成备案不得接入互联网” 的硬性规定。新手只要做好 “隔离联网、管控域名、规范测试” 三大核心动作,就能 100% 规避处罚。以下是分阶段避罚实操方案:
一、备案前:先做 “断网准备”,从源头堵风险
1. 明确 “备案期红线”:哪些行为算违规?
很多新手误以为 “仅发布内容算上线”,实则以下行为均属违规,可能触发处罚:
  • 域名已解析至国内服务器(无论是否显示内容)
  • 网站通过 IP 地址可访问(哪怕仅测试页面)
  • 用国外 / 香港服务器临时上线(部分地区管局会核查)
  • 开放网站后台供他人测试(存在联网交互即算违规)
某建站平台数据显示,70% 的备案期处罚源于 “误将域名解析至服务器”,新手需先划清 “可做” 与 “禁做” 的边界。
2. 搭建 “本地测试环境”,替代联网测试
备案期间需测试网站功能的话,必须用本地服务器隔离联网,具体操作:
  • 个人新手:安装 XAMPP、WAMP 等可视化工具(傻瓜式安装,无需代码基础),将网站文件放入 “htdocs” 文件夹,通过 “localhost” 在浏览器访问测试。
  • 企业用户:用服务器搭建 “内网测试环境”,仅允许公司内部 IP 访问,关闭公网端口(联系服务商禁用 80、443 端口即可)。
测试时重点检查页面布局、表单提交等功能,所有内容暂存本地,避免任何 “公网可见” 的操作。
二、备案中:严控 “域名与服务器”,避免误触违规
3. 域名解析 “零操作”:备案通过前不碰解析设置
新手最易踩的坑是 “提前配置域名解析”,正确做法是:
  • 域名刚注册时,保持 “未解析” 状态(登录域名平台,确认 “解析记录” 为空)。
  • 若之前解析过,需删除所有 A 记录、CNAME 记录(尤其是指向国内服务器的记录),删除后等待 10 分钟(TTL 值设为 10 分钟可加速生效),用 “站长工具” 检测解析状态,确保显示 “无解析记录”。
某管局明确提示:备案期间域名若有解析记录,无论是否指向服务器,均可能被判定为 “违规接入”。
4. 服务器 “上锁”:禁用公网访问权限
即使域名未解析,服务器若开放公网访问也有风险,需做两步管控:
  • 联系云服务商(阿里云、腾讯云等),申请 “备案期服务器封禁”,禁用公网 IP 的 HTTP/HTTPS 访问(此操作不影响备案进度,仅限制外部访问)。
  • 检查服务器安全组规则,删除所有 “0.0.0.0/0” 的入站规则(即禁止所有公网 IP 访问),仅保留自己的本地 IP(若需远程操作)。
三、风险排查:每日 1 分钟,及时止损
5. 做 “双端核查”,确认无违规痕迹
备案期间建议每天花 1 分钟做两项检查:
  • 域名端:用 “DNS 查询” 工具输入域名,查看 A 记录、CNAME 记录是否为空,若出现陌生解析记录立即删除。
  • 服务器端:通过服务商后台查看 “访问日志”,若有非本地 IP 的访问记录,立即检查安全组配置或联系服务商排查。
四、应急方案:万一误操作,这样减少损失
若不慎提前解析或上线,需在 1 小时内完成 “三级补救”:
  1. 立即删除域名所有解析记录,联系服务商暂停服务器公网访问;
  1. 登录备案后台,在 “备注” 栏说明 “误操作已整改,未实际提供服务”;
  1. 若收到服务商或管局的违规通知,携带身份证 / 营业执照原件,到当地管局提交书面情况说明(强调 “非故意违规,已及时整改”),多数首次误操作可免于处罚。
备案期避罚的核心逻辑是 “让网站彻底脱离公网”—— 域名不解析、服务器不开放、内容不联网。新手只要牢记 “备案通过前,网站只存在于自己电脑里”,就能完全避开罚款、域名封禁等风险,让备案流程顺利推进。


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网络编辑,如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沟通处理删除。

欢迎您访问网站

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官方客服

微信扫码交流

咨询客服

10年品牌 专注备案代理

扫码立即咨询

135 8050 0032

79797472

回到顶部